- 索 引 号: FJ00126-0800-2022-00068
- 文号: 闽林函〔2022〕125号
- 发布机构: 福建省林业局
- 生成日期: 2022-05-13
- 有效性: 有效
- 标题: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488号建议的答复
- 内容概述: 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持续深化生态省的建议》(第1488号)的答复。
陈继勇代表:
《关于持续深化生态省的建议》(第148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及我省分工,我局负责牵头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和完善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3项任务。经过5年探索实践,形成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林业碳汇交易、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等3项改革经验,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开展了综合评估,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向全国推广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四个省份14个领域9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我省共有39项入选,居四省首位,其中涉林工作9项,包括三明市“林票”制度、顺昌县森林资源运营平台、武夷山国家公园共商共建共享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管护机制、湿地综合保护修复机制、福林贷、林业金融风险综合防控机制、武平县林业资源管护和林业扶贫机制等。2020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高质量通过国家验收;2021年,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全国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
一、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林业碳汇交易。2016年以来,我省累计成交350.8万吨,成交额5168.8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其中2021年成交64.3万吨,成交额803.3万元;长汀、建宁、武夷山等3个FFCER林业碳汇项目获得备案签发,项目总面积15.8万亩、碳汇量32.9万吨。二是积极推广会议碳中和。2021年由我省承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第4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采用购买林业碳汇、营造碳中和林等方式,分别抵消会议产生的碳排放300吨、1097吨、65吨,实现了会议碳中和,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倡导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三是创新探索林业碳汇金融产品。顺昌县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签订林业碳汇质押贷款2000万元,成为我省首例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的碳汇融资项目。龙岩市新罗区推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由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为新罗区林业产业提供20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
二、开展生态系统治理提升稳定性
一是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结合全省森林资源现状及问题,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大力推进马尾松林等针叶纯林的多树种改造,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方式,优化树种、材种、林分结构,并依托国有林场和县属林场,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复层异龄混交林。推进闽江、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二是实施“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以建设高颜值美丽福建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展百城千村、百区千带、百园千道“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三是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和完善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协调机制,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五年计划。同时,在闽江河口、漳江口等重要湿地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互花米草治理、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改造、退养还湿等措施,改善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三、初步构建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圆满完成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经国务院批复武夷山成为全国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在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对外宣布。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358处、面积1538万亩(含交叉重叠),全省85%以上的珍稀濒危物种、7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继续抓好“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推深做实“林长制”,坚持“保护优先、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一大改革,接续实施“八大工程”,不断强化五大保障,加快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林业碳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森林经营和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落实《福建省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碳中和实施方案》,引导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购买林业碳汇或营造碳中和林,推动碳中和行动。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动林业碳中和发展;选择20个县(市、区)、国有林场等,开展林业碳中和试点建设。二是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2022年计划开展重要湿地保护修复4处,改造提升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处。配合开展《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修订,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三是继续实施绿化美化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重点区域林相改善行动,持续推进树种结构调整,拓展造林绿化空间,扩大森林面积,提升绿化美化质量。2022年计划实施植树造林100万亩,森林抚育300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其中松林改造提升200万亩。四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突出自然与人文兼备、保护与发展兼容、全民和集体兼顾、科研和游憩兼具“四兼”特色,加快推进国家公园正式批复后的重点工作,积极支持南平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持续开展“关注森林?探秘武夷”生态科考、科普进校园和“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注重强化人文资源保护,利用国家公园中央财政资金,开展国家公园文物数字化及展示项目建设,建立国家公园文物资源数据库,指导地方政府实施武夷宫三清殿文化博物馆生态修复和国家公园摩崖石刻等保护项目,共同传承好国家公园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感谢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王智桢
联 系 人:林明亮
联系电话:0591-87833844
福建省林业局
2022年5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温馨提示:
PDF文件可直接使用非IE浏览器阅读查看